前銀行首席科技官轉跑道拓展Web3 資金托管技術 | 專訪前銀行首席科技官,dacc.hk聯合創辦人林冠宇

前銀行首席科技官轉跑道拓展Web3 資金托管技術

專訪前銀行首席科技官,dacc.hk聯合創辦人林冠宇



 

Gary 在2010 年由澳洲回流香港, 此後在本港銀行體系中處理電腦系統,曾任職J.P. Morgan、HSBC、Morgan Stanley 及livi bank 等大型銀行任職。

 

醉心研究銀行科技的Gary 早在2013 年留意到區塊鏈(Blockchain)技術,他憶述當時的美金交易服務龐大,負責設計系統處理上千萬的美金轉帳服務。由於涉及結算服務,每宗交易的手續費高昂,而且花費一天才能完成交易,打趣以今天的概念代入,就是「如果轉數快交易要等明天才收到」的速度。他當時認識了Bitcoin 及Ethereum,「那時就已經開始想用Blockchain 去完成那些事情,利用多節點的交付與結算方式,然後就實時完成大額轉帳」。

 

這種複雜的技術,擁有資訊科技背景的他沒有花了太多時間便明白箇中奧妙,亦深信可以革新核心銀行系統,為人帶來便利。自此,他在職責範圍上推動Web3,例如在2022 年NFT 熱潮時, 促成livi bank與KFC聯手推出「差不多炸雞NFT」,透過銀行系統派發NFT 予消費者。

 

Gary 形容,早期游說的工作主要是解釋Web3 的底層技術以及風險管理,現在多一點是討論應用場景,而2022 年政府立法監管Web3 是一個分水嶺,「你不要理政府的regulations 緊到什麼程度,但大家開始不當它是騙人的事,終於有監管機構出來幫忙,正規地推動」。

 

去年底,他在看準了香港未有管制虛擬資產的托管牌照,預見了市場將有此需求,在2025 年離開服務4 年的livi bank,與其他同樣是銀行、傳統交易所出身的伙伴,一同創立了「dacc.hk」,冀在金融科技領域為香港Web3 生態出一分力。他說,dacc.hk 現時的目標客群是監管機構、大型券商、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等,「類似夾萬的形式,簡單一點就是Web3 資產保護」,為大型資金存倉加強錢包的保安系統。

 

說到香港Web3 有沒有未來,他說, 「人生第一次跳出來,做一件全新的事, 需要極大的勇氣」,但樂觀的他形容很多成功的大企業都是在最差的時候出現, 「所以我覺得是有一個挑戰性在那裡,也有一個動力去推動團隊在這個時刻,幫香港做一些事」。在香港多年,他沒有打算放棄香港,反而希望幫香港在Web3 資產安全技術上做到第一名、做到突破。

 

 

 

Tags:
Share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