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在 Solana 生態掀起熱潮的「一鍵發幣」平台Pump.fun,近期風波不斷,從社群期待的財富密碼,迅速轉為信任危機的代名詞
從現象級爆紅到空投跳票
Pump.fun 曾一度成為 Web3 社群討論焦點,初期憑藉「一鍵發幣」與「流動性自動掛鉤」機制吸引大量散戶與創作者湧入,短時間內創下驚人的活躍數據與交易量。但隨著團隊遲遲未兌現原本預告的被視為「基本操作」的原生空投承諾,信任裂痕開始浮現。聯合創辦人日前公開表示空投「不會立即發生」,僅稱「會儘快公布時間表」,引發社群廣泛不滿,社交平台上一片失望與憤怒。
幣價崩跌+市佔下滑,競爭對手Letsbonk.fun 領先態勢擴大
自空投風波後,Pump.fun 平台代幣價格持續走低,根據最新數據,Pump.fun 在 Solana 發幣平台的市場份額已驟降至9.01%,被 Jup Studio 超車、跌至市場第三。與高峰期相比,Pump 代幣價格出現腰斬,多數用戶已選擇撤出資金或轉向其他平台,使 Pump.fun 陷入流量與聲量的雙重下滑。與此同時,競爭對手 letsBONK.fun則在空投設計與用戶活躍度方面展現出更強執行力,近 24 小時畢業代幣數量更是遠超Pump.fun,快速拉開差距。
套利者仍活躍,散戶卻步觀望
雖然散戶信心崩盤紛紛撤離,但部分高頻交易者與套利機器人似乎正在伺機翻盤,利用滑點與手續費差價從殘局中榨取最後利潤。但這種「遊戲性資金流動」是否能支撐平台下一階段發展,仍是一大問號。
Rug Pull 前科再被挖,創辦人背景引熱議
Pump.fun 背後的神秘00後創辦人團隊也遭遇圍剿。近期有報導披露,團隊中至少有一人過去曾因疑似Rug Pull事件被社群質疑,更有匿名用戶指出該平台存在刻意操控價格、暗箱操作等行為,引發法律風險憂慮。有消息指出,已有法律機構與監管方對Pump.fun可能涉及的合規問題展開調查,平台或面臨潛在法律挑戰。外界開始追問:這場「造幣遊戲」的幕後推手,是否真有長期經營的誠意?
Meme熱潮未止,但平台信任才是真競爭力?
Pump.fun 的下滑不單是市場偏好的轉移,更暴露出缺乏透明與信任保障的 Web3 專案,在投資人與使用者心中難以持續立足。
在 meme 幣與「發幣即造富」的敘事逐漸降溫之際,Solana 生態是否正在進入新一輪洗牌期?平台之間的競爭,最終是否會回到技術實力、項目透明度與社群治理的本質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