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正式批准亞洲首隻Solana 現貨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(ETF),將於10月27日上市交易。
監管破局:從 BTC/ETH 到 SOL
在一年多的時間內,香港的加密資產 ETF 版圖完成了從 BTC、ETH 到 SOL 的三步走。由華夏基金(香港)發行的這檔 ETF (代碼 03460),為亞洲首隻以 Solana 為標的的現貨 ETF,標誌著加密市場正在從主流資產延伸到高性能公鏈賽道。
這次批准,既是監管層對 Solana 技術與生態穩定性的「信任投票」,也是對香港作為區域金融中心角色的再強化。不同於僅限專業投資者的私人配售基金,現貨 ETF 讓散戶與機構都能以熟悉的證券方式參與鏈上資產,進一步縮短了傳統市場與加密市場之間的距離。
在政策與時機之間,香港按下快進鍵
當美國 SEC 仍在觀望、歐洲以監管沙盒實驗為主時,香港選擇了更積極的策略。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(SFC) 在 BTC/ETH ETF 運行數月後,快速批准 SOL 現貨產品,顯示其對市場風險控管、合規基礎設施及托管能力的信心。
此ETF由华夏基金(香港) 發行,由OSL交易所運營虛擬資產交易平台,OSL數字證券則擔任輔助托管人,將以港元、人民幣與美元三幣種掛牌,代碼分別為 3460、83460 與 9460。
對散戶或機構來說,透過交易所交易的形式買入Solana,比起直接進入加密錢包、市場或私鑰管理而言,監管門檻較低、進入方式更簡便。這次落地,既是對監管框架的實踐,也是對「數字資產進入主流投資工具箱」的一次示範。
投資框架細節值得留意
根據官方資料,華夏 Solana ETF 每手交易單位為100個,最低投資門檻約 100 美元。管理費 0.99%/年、總開支比率約 1.99%,與此前 BTC 和 ETH ETF 水準相若。這樣的費率設計,對傳統投資者而言仍屬可接受區間。
SOL為全球第6大加密貨幣,總市值約1014億美元,排名低於BTC、ETH、USDT、BNB和XRP,鏈上活躍錢包數接近 2,000 萬。其高效、低費用的交易特性,使它成為支付、遊戲與 DeFi 應用最活躍的公鏈之一。香港此次核准,也反映出對「非 BTC/ETH 資產」逐步納入主流投資組合的趨勢預期。
從 BTC 到 ETH,再到 SOL,香港在一年多的時間內推進了三個主要加密標的的現貨 ETF 核准,確立了亞洲加密金融的新基準。這場制度與創新的賽跑,正在改寫市場版圖—— 接下來,或許輪到投資者,用成交量與流動性去驗證這場「加密ETF時代」的可持續性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