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GM,GM,我是WeeklyDose的主持人Louis。」每周六早上10時半,李思聰(Louis)開設的幣圈(虛擬貨幣圈子)電台都會在 Twitter Space分享過去一周的 Web3市場的最新發展及趣聞,至今已兩年。Louis 其實早在約2018年已踏入Crypto 圈,與一般投資者不同,他除了投資加密貨幣外,更加成為一位老師,至今已7個年頭。
Louis 的本科是電腦科學,在接觸 Web3 前是一名IT 技術人員,因為 認識了Ethereum 的技術而「入圈」。他 憶述:「當時就首次設計了30 小時課程, 然後就開始教。都是Blockchain 的,稱為Introduction to blockchain,每個星期三小時,教何謂Bitcoin、 Ethereum,亦會談到公開金鑰(Public Key)、私密金 鑰(Private Key),以及一些 私人區塊鏈等」,他的門生除了一般香港市民,亦有金融界高層及學者,多年來已教育了約5000名學生。他說,無論學生的背景如何, 希望他們在修畢課程後,對Web3 有穩健的基礎,可以自行進一步研究。

作為教育工作者,對香港Web3發展的寒暑表尤其敏銳,亦感受到政府政策的風向轉變。他憶述在2022年,政府開始推動Web3發展,支持一系列的高峰會議、社交活動,亦有政府官員出席,笑言「以往炒幣被視為騙子,全部都是地下活動,不要讓人知道,不要在公開場合談,聚會都要小心」。Louis 同意政策的轉向的確令更多香港人留意Web3,但另一方面,隨之而來是一系列的規管,收窄幣圈買賣的自由度,容許散戶購買的交易所數量只有一間,而在2025年2月中為止,只有4條公鏈可供零售選擇,包括Bitcoin,Ethereum,ApeX 和Chainlink,港人只能在獲證監會正式發牌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交易,「你當這是一個公園,你喜歡如何進出都可以,現在就加了一道閘,那道閘很細,不理想」,笑言一早已加入幣圈的人成為了「Web3難民」。
他以美國政府為例,特朗普提出要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,日本亦在2017年將比特幣認定為法定貨幣,收取加密貨幣所得稅,帶動政府收入,他形容全世界都在勇敢地向前擁抱創新,反觀香港仍以保守的角度發展。他看到香港的優勢,Web3的特性是不受地域所限,而香港是中西交匯的城市,精通兩文三語,背靠中國內地,是Web3國際項目的理想落腳點,他希望政府同樣留意到這些優勢,在各方面的支援及增加自由度下,讓香港成為Web3的中心,「我的願景是希望可以培育一班業內人士,可以踏入這個 行業,可以令到香港成為一個hub,令到 香港有這個行業存在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