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 分鐘的太空之旅,是孫宇晨的個人打卡,還是 Web3 的一次象徵性躍遷?
8月3日,藍色起源(Blue Origin)New Shepard NS‑34 從美國德州西部發射升空,歷時約10分鐘14秒完成亞軌道飛行,成功衝破100公里卡門線。飛行過程中,乘客們體驗了幾分鐘的失重状态,並最終安全返航。這次飛行的六名乘客之一,是剛過完35歲生日的 TRON創始人孫宇晨。隨著此次飛行成功,他也成為史上最年輕的華人商業宇航員。
一張遲到四年的太空船票
早在2021年,孫宇晨以2800萬美元的最高出價拍下藍色起源的 New Shepard 首次載人飛行的一個座位。競拍所得已全部捐贈給藍色起源旗下「未來俱樂部」「Club for the Future」基金會,用於支持全球青少年 STEM 教育。不過,由於當時排程調整等原因,一直未能成行。四年後,他終於如願登上太空。本次任務是 New Shepard 的第34次飛行,也是其第14次載人航天任務,屬於 Blue Origin 推進商業太空旅遊的重要一環。同行乘客還包括來自全球多個國家、不同背景的成員——包括房地產投資者、土耳其商人、氣象學家兼記者、教師,以及風險投資公司創始人等。
從鏈上到飛出地球,他的身份還在變化
在加密圈,孫宇晨一直是話題人物。從2017年起推動TRON公鏈,之後涉足穩定幣、交易所、NFT;身份也從創業者擴展到外交代表(曾任格林納達常駐 WTO 代表)。2025年7月,他還現身紐約時代廣場,為 Tron Inc. 在納斯達克敲響開市鐘重。如今,他又添上一筆「太空宇航員」。從加密創業者,再到太空旅客,他不斷跨界,也不斷刷新外界對他的認知。
是一次高調飛行,還是行業敘事的突破口?
飛行結束後,孫宇晨接受採訪時說:「為了這次飛行,我等待了整整四年。但我們終於實現了它。……當我從太空中望向地球時,地球真的非常渺小—— 但那是我們的家園。我們必須盡我們所能去保護它。」有人認為這是Web3圈罕見的「太空級別敘事」,也有人覺得這只是一場個人的「作秀」,或是一場「科技 + 資本」的象徵性飛行。不過從實際執行結果來看,這次飛行對行業來說,也許是一次探索邊界的全新起點。從商業航天的角度來說,這類飛行或將越來越常見;但對於 Web3 行業而言,這一步,仍然具有象徵意義。過去我們談論「去中心化」、「鏈上治理」,現在似乎也在探索「鏈外邊界」。
你認為,下一個「上天」的幣圈人物會是誰?